第269章:很合理吧(求推荐票)-《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第(1/3)页

    萧升和朱由检想要的是让整个欧罗巴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而不是某个或者某两个国家快速地实现对其它国家的征服。

    奥斯曼帝国和英格兰王国在获得了大量新式火枪之后,战斗力肯定会暴涨,很可能直接消灭某个欧罗巴国家,这样并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大明帝国需要的是通过战争消耗这些国家的国力,让其变得贫穷,充满饥饿,这样他们就会渴求一个救世主的出现,他们就会渴望一个没有战争的伊甸园。

    而这样的地方是存在的,那就是大明帝国。

    现在这种程度远远不足以让大部分的欧罗巴人陷入战乱的流离失所和恐慌之中,而奥斯曼帝国和英格兰王国在获得强大的武器之后,肯定也会快速地去建立秩序。

    这不符合大明帝国的利益。

    在明面上,也就是官方渠道,大明帝国不能去帮助那些和“协议国”对抗的“同盟国”,但是在私下民间的商业活动之中,掌握大量被之前的大明军队淘汰的前膛燧发枪的煌夏商会,奉行的可是价高者得。

    这一点,无论是英格兰王国还是奥斯曼帝国在得知消息后也不能说什么。

    毕竟商人是什么德行作为欧罗巴人他们最为清楚了,最出名的还要说荷兰七省共和国,荷属东印度公司一度把控整个国家。

    为了利益,一些无底线的商人可以出卖一切。

    煌夏商会通过中美洲的分会,将二手的前膛燧发枪卖到了荷兰与西班牙,又通过亚细亚陆上商路,把火枪卖到波兰立陶宛大公国。

    尽管是二手的火枪,价格却是比大明帝国官方售卖的全新火枪还要高,足足要四十枚银元。

    毕竟是冒着“与国家战略”相冲突的风险带出来的“私货”,价格贵那么一丢丢很合理吧?

    如果觉得不合理可以不买,反正有其他的国家认可我们的道路。

    事实上,几乎每一个国家的高层都在咒骂煌夏商会的无耻,甚至还想着通过大明帝国其它的商业组织来获得一些价格低廉的武器,但很可惜,大明帝国煌夏商会一家独大,如今的势力和规模不比所谓的东印度公司要小,甚至在实际掌握的军事武力和经济体量上,还要远比东印度公司要多

    如果不与煌夏商会合作。不要说武器,其他的来自于大明帝国的商品,也根本不要再想获得、

    那些国家的人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没办法,短时间之内,他们根本无法研制出性能相似的燧发枪,就算是有一些设想或者做出了实物,也是无法做到量产供应,这一款前膛燧发枪在工艺上几乎达到了工业革命之前的最优水平,在没有足够的工业基础的情况下,生产出性能相似的火枪就是痴心妄想。

    而为了在战争之中不至于因为武器装备的差距而吃大亏,他们不得不买下昂贵的武器。

    荷兰采购了八千支,西班牙采购了一万五千支,波兰立陶宛大公国采购了六千支,当然,这只是第一批成交的订单,陆续地,还有更多的订单运送到这些国家。

    因为煌夏商会在贸易之中只认可煌夏银钞或者大明银元,这些国家又不得不以廉价卖给商会矿产或者毛皮等货物,以换取到购买武器的外汇。

    这一来一回大明帝国赚取的财富就是很多倍。

    于是,在崇祯四年,虽然大明帝国四处征战耗费了大量的军费,但是更多的收入却是如同洪水一般汹涌而来,挡都挡不住的那种。

    更多的财富涌入,让大明帝国的基建事业快速的发展,原本只是一条铁路干线,干巴巴地杵在大地上,现在逐渐扩充支线,建设铁路网。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力图将各火车通往各个大明帝国各个角落。

    当然,在此过程中,水泥公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建设任务。

    钢铁与煤炭,火枪与轮船,这就是大明帝国日益强盛的象征。

    在这一年的十月份,大明帝国对各大战区又进行了重新划分。

    除京师锦衣卫以及京师勇卫营三万人不在战区管辖范围之内,其他所有的军队都要划分到各个战区之中。

    其中东北战区,下辖登莱水师舰队十万人,辽东兵团六万人,辽西兵团五万人,东江兵团三万人,合计陆军十四万,水军十万。

    草原战区,下辖草原兵团三万人,蓟州兵团四万人,大同兵团两万人,合计陆军九万人。
    第(1/3)页